官方智庫解讀「新質生產力」:不會導致經濟增長放緩
官方智庫解讀「新質生產力」:不會導致經濟增長放緩
隨身 空間 小說
大陸中國記協28日上午舉辦新聞茶座,邀請大陸發改委旗下「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」院長黃漢權(右)解讀「新質生產力」。記者廖士鋒/攝影
中共總書記習近平2023年9月提出「新質生產力」後,持續成爲各界試圖解讀的新詞彙,而大陸官方智庫則強調,新質生產力不僅不會導致經濟增長的速度放緩,還可以使經濟增長「達到或者是接近『潛在增長率』的區間」。
大陸「中國記協」28日上午舉辦「新聞茶座」,邀請大陸發改委旗下「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」院長黃漢權向境內外媒體解讀新質生產力。黃漢權首先花了半小時,說明新質生產力的內容,他指出,外界對此有些認識誤區,比如認爲新質生產力只能在發達地區產生、認爲新質生產力只存在於戰略性產業、或只能通過科技創新來實現,這些理解「不夠全面完整準確」。
談新質生產力,黃漢權指出,大陸的科技創新跟發達國家比還是有差距,科技力量佈局有待優化、產出效益有待提高、人才隊伍結構也有待優化,故需要發展新質生產力提升科技產出的效益。
在媒體問答環節,他也強調,大陸發展新質生產力不僅不會導致經濟增長的速度放緩,可能還會讓經濟的增長速度提升。他坦言,從長週期來看,大陸經濟肯定是基數越高,增長速度也會有所變化,但是經濟增長在一定的階段、一定的範圍內,會保持相對穩定,這個穩定靠通過努力使經濟增長「達到或者是接近『潛在增長率』(5%到6%)的區間」。
他直言,大陸經濟增長速度跟潛在增長率「還是有差距的」,如果再靠傳統的生產力、傳統的動能來維持經濟增長,再保持到潛在增長率將「比較困難」。
對於中小企業的前景,他認爲中小企業也不一定說全都是去做新興產業,哪怕做的是從傳統產業,但是傳統產業改造升級,用新技術、新模式、新業態來改造,改造達到效率提升、成本下降,也可以屬於新質生產力的一個組成部分。
針對半導體產業問題,有媒體提問美國、日本、歐洲、臺灣加強半導體與設備出口管制,大陸如何發展,黃漢權則迴應,半導體產業是一個國際化程度很高產業,因爲涉及很多零組件、都是「高精尖」,僅僅靠某一、兩個國家完全把半導體所有做完,「我認爲難度很大」,現在半導體產業是有臺積電在內的全球合作,將來前景還是很好,因爲在數位化、規模化時代,「晶片都不夠用」。
黃漢權並提到,大陸產業肯定要升級,不可能老是停在「加工組裝」,現在越南也等國也要追上來,「我們需要進行技術進步,往高端、往上走」,外國設備技術不賣給大陸,「只能自己研發了」,這需要時間,「假以時日肯定能攻克下來」。